中职电子专业制冷与空调教学改革分析
中职教育既具有开展日常教学的义务,也具有履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对于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制冷与空调的教学实践而言,其办学特色能够较好的履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条件。准确地说,制冷与空调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与企业实践、竞赛培训紧密的结合,这样才能体现职业培训对完善中职学校办学功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的特点。
一、当前中职制冷与空调课程教学现状
1.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技能培训实践环节缺失的现象。
我国的中职学校教育的重点目前普遍放在对职业学历教育上,基本不会涉及到与社会工作环节的实际训练,大部分学校电子专业的制冷与空调学科只是在学生毕业前对其进行职业技能的检查,但基本未提供具有价值的企业实习机会。发挥,另一方面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又难以进行。
2.中职学校的教学理论研究尚不系统。目前为止,系统的中职学校职业培训经验尚未形成,未能站在职业培训角度对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学生进行充分的实践教育。
3.多数职业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能力不足,这就直接体现在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资源和技术去参加相关的比赛,没有办法以比赛为导向,促进对教育模式、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建设。
二、将知识教育同技能实践融合
只有将中职的专业知识教育与职业实践教学相融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好学生。《制冷与空调》课程的教学应该考虑到当前行业或企业的实际需求,将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一个较为理想的形式是引入企业的合作,使学校和企业工学结合,从而避免枯燥的课堂讲授,学生也能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真正学习到、理解透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同时,企业也可以提前是筛选和获得他们需要的优秀人才。在学生的角度,通过企业的培训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保证其专业的服务能力。对于中职学校而言,开展职业培训不仅可以使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得到提升,还可以把握办学的规划方向以及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特点,从而可以优化专业和课程的设置,从而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为了保证敏锐的观察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需求和心理状态变化,相关专业教师必须深入到实践前线,保证实践教学的环节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职业教育承担政府面向失业人员转岗培训的社会责任。由于企业的职工大部分工作于生产一线,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在解决企业职工就业进修问题的同时,要谦虚的向他们学习生产技术和知识,从而加强制冷与空调专业的建设,提高对学生的制冷设备维护、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同企业之间联合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订单式培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还可以提升相关设备厂商的品牌效应,增加学生的就业意愿,而学校可以接受相关企业所赠送的制冷设备,从而对实验室的实验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其实训效果,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培训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学校也可以以企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扩大学校在制冷与空调的行业当中的影响力,从而提高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学校品牌。除此之外,还可以联合企业设立多个校外实践基地,例如空调维修厂、设备安装中心等,为中职学生和培训职工提供多个独具特色的专业实践场景,从而改善课堂效果和学员质量。
三、系统化课程体系,规范教师队伍
在课程教学计划的筹备方面,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
对一些理论性强,但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的知识进行大胆的删减,从而将重点知识进行突出强化。制冷与空调课程的明显特点是计算题目较少,理解性知识和动手实践项目偏多,因此,我们可以放弃传统的理论性较强的教材,选择《制冷维修工》之类的实践性教材,更贴合生产实际的教材不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以空调负荷的计算为例,中职阶段可以只学习常见冷负荷系数法的计算;在风管系统单元,可以重点学习假定流速法;而房间气流组织部分只介绍常见风口特点等等。而考虑到新时代空调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增加对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讲解。实践教学体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实训的项目构建要做到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不仅要满足课程定位,还要结合校内外已有的教学资源和实际工程项目来进行设计,要注意保证实践课程的独立性、实用性和职业性。我们可以结合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将每个实践项目设置成可独立进行的、有完整教学内容的训练单元,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例如以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提交,教师给出此次实验的反馈与评价。笔者结合近年来对《制冷与空调》课程的教学经验,将实践内容根据课本划分成多个可独立进行的训练单元,与课本知识点一一对应。例如,可以安排围绕空调末端、风机盘管机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单元式空调机组和配套设施进行实训设计,安排制冷机制冷量的测定、空调水系统运行形式的比较、探索空调冷热源组织形式、空调机组现场安装、空调中央制冷机故障分析等实践方案,从而形成学生团队沟通和小组协商的工作模式,以空调制冷产品的生产、售后服务以及工程的设计、施工、系统运行管理作为教学实训重点,设计相应的实践项目。通过实践,可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显著增强其动手能力。数年的教学经验显示,此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要想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学习新的知识技术,并珍惜校企互动的机会,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学习和锻炼,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同时,学校可以鼓励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专家走上讲台,带来丰富的实践经验,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除此之外,可以充分的发挥企业技术专家在校时的资源优势,与地区空调产业公司合作编写具有自身特色的自有教材,随着教学实践的变化随时改变教材内容,引入新的案例、实际工作照片、常用设备图片和常用查询数据图表来丰富教材。
四、参加相关专业技能大赛促进专业发展
中职学校的技能比赛是我国技术类学校进行人才选拔的一种特殊方式,很多生产技术专业人员都是从此类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的,但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对此类赛事的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经济转型对社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所以中职学校应该注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重视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相关比赛不仅可以验证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还可以展示中职学生的精湛职业技能,体现了学生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依据比赛的指导文件,可以将《制冷与空调》课程进行板块化划分,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并重的特殊人才”。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思维,通过体制教育、思维模式、内容、手段的创新来为今后的教学提出新要求。此种比赛对产学研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联合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的服务特性,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信心,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这些比赛项目的技能训练一般都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和生产。对制冷与空调的电子专业来说,帮助学生顺利适应由学生的身份到企业工人身份是学校义不容辞的义务。如果学生对所做的课题非常感兴趣,就会认识到他正在学习的东西很有用。能够解决现实问题,那么他的学习热情自然会高涨,从而提高了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竞赛指导上要注意积极的利用这一点,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的思维模式。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在授课环节,开始由教师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再逐步转变为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技术问题,自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长此以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与制冷与空调知识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良性的课堂教学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