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电气故障维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实践充分体现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所有教师的育人职责,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有助改变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单兵作战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
1、课程开设情况
1.1课程建设发展历程
《电梯电气故障维修》,是电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直在进行改革的课程。2005年,在电梯专业中启动了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开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2008-2011年,我校电梯专业参与了市教育局组织的“中职教育工学结合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国家规划课题研究,形成了工学结合课程模式。本课程是广州市第二批“中职学校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于2014年通过了广州市教育局的评审认定。经过6年左右的发展,本门课程的实训条件、师资力量和课程内容等都在一定程度发生了变化,因此申请了2020年省教改课题“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电梯电气故障维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2课程内容分析
《电梯电气故障维修》教学内容是电梯维修工典型的一项工作任务,它是在理解电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电气故障现象,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和检测仪器对故障进行分析判断,逐步缩小范围,直至最后修复的过程,是各种知识、能力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电梯工作原理的深刻理解是实施工作的前提,有了这一前提基础才有可能对电气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其次,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很强的逻辑分析与判断能力;再次,要熟悉电梯结构和电气原理图图纸,包括各元器件的位置及线路走向,这是完成这一项工作的基础能力。
1.3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德国IHK(HWK)考试内容要求考生完成“编写工作订单—编写工作流程计划—编写补充完整图纸资料—落实实际工作任务—安全检查、调试和功能检查—评估”这样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从中可以看出,除专业技能,考核注重考生“掌控过程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要求很高。《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了12条要求,其中关于纯知识技能的要求不到一半,更多是沟通、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工程伦理等综合素质的内容。这都与“重知识技能,轻综合素质”的传统教育理念不一致,而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无疑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1.4课程思政的现状
目前,电梯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仍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各学校尚未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量化细则,只有少部分教师开展了思政教育研究,电梯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尚无可借鉴的成功案例,课程思政效果也有待进一步考证[3。
《电梯电气故障维修》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本课程思政内容凌乱,缺乏系统与规划。电梯作为特种设备安全规范方面要求比较高,教师在授课中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但缺乏统一规划和安排,大多时候是临场发挥,想到一出是一出。第二,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相脱节。授课时,教师没有把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很多思政内容都是生搬硬套。因此,在专业知识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春风化雨式的育人教育对本课程改革至关重要。
2、课程思政内容挖掘
根据课程特点,笔者在本门课程中挖掘了三方面的课程思政内容:爱国主义精神、电梯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工匠精神。
2.1爱国主义精神
近年来,我国在工业取得了像“港珠澳大桥”这样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们国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以上成绩充分体现我国工业现代化及技能水平进步达到了较高层次。然而我国电梯市场份额占比中民族品牌只占30%左右,外资品牌占70%左右,电梯从业人员的技能、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差距。通过这样的对比激励电梯专业学生树立目标,技能报国,为祖国发展而努力。
2.2电梯从业人员职业素养
因特种设备的特殊性,电梯从业人员应具备这样的职业素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较强社会责任心才能提供优质的电梯售后服务;敏感的安全意识、密切的团队合作才能保证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突破、追求革新才能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总的来说,电梯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
2.3工匠精神
电梯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国家出台了《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T5001-2017)《电梯试验方法》(GBT10059-2017)等多部关于电梯生产、安装、维修、运行的标准,作为电梯从业人员,特别是电梯维保工,应该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能,不但要让自己技能达到标准,而且要高于标准,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精华体现,因此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相得益彰。
3、课程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就是在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融入过程应立足于课程原有特点,坚持项目式教学。不同课程、同课程不同章节之间思政内容的统一性和连贯性。后面论述的融合思政章节中,指的是重点融合思政的内容,而非唯一和单一,具体章节思政教育分配如表1章节重点思政教育分配表。
3.1融合爱国主义精神
位于广州市珠江新城东塔目前世界最高速的电梯(速度高达20m/s),在安装调试期间关键技术监管人员大部分来自日本,我国技术人员只负责基础安装工作。我国正由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但对于电梯这个行业我们依然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在课程导入中通过行业实际情况作对比,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他们要在技能上取得提高、技术取得突破,让我国电梯行业技能、技术不受制于人,为中国制造2025贡献力量,为祖国繁荣发展奉献自己力量。
表1 章节重点思政教育分配表
3.2融合职业素养
电梯行业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安全意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专业技能属于课程专业知识内容,而安全意识、团队合作与沟通、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等均属于课程思政内容。职业素养从工作岗位而来,因此在培养学生这些职业素养过程中也应该利用各个单元电路维修的实训项目来培养,把职业素养融入项目教学当中,在一个个实训项目中反复加强和巩固,把职业素养培养成学生个人的职业习惯。
3.2.1安全意识
电梯维保工作安全主要涉及维保期间其他人的人身安全和维保人员自身的安全,因此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从这两方面入手。确保维保期间其他人的人身安全,要求学生每次实训前都要严格按实际工作规范要求摆放防护栏和设置安全警戒线。维保人员自身的安全则需要学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规范佩戴安全带、安全帽,规范进入轿顶、底坑等操作空间。让学生在电梯维保实训中逐步形成习惯。在课程导入、安全回路和门锁回路授课时,利用安全事故案例导入,逐步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也可适融入国家安全。
3.2.2合作与沟通
电梯维保工工作过程中要求两人配合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当两人处于不同操作空间时利用对讲系统保持实时通话,一方面是确保双方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本课程组织过程中,除了个人操作学习外还要模拟真实维保场景组织两人配合维保项目实训,通过两人共同维修提高学生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能力。此外,在门锁回路和检修电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电路原理和维修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2.3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在本课程中主要体现在耗材和节能,与维保操作过程密不可分,因此这种意识也要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在讲授电梯节能继电器(回路)时突出讲授电梯节能继电器的设计意图,介绍国家能源基本情况。我国虽是能源的生产大国,但也是能源的消耗大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能源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让学生了解我国能源还是相对短缺,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要提高环保意识,减少耗材,节约能源。
3.2.4社会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电梯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电梯维保工要有社会责任心,要对别人的生命安全负责。电梯维护与保养属于电梯售后服务的一部分,电梯维保工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属于社会服务岗。在课程中注重社会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的逐步养成,在讲授门锁电路时,分享操作人员短接门锁电路造成“剪切”事故的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识,
做事要有责任心,要对别人的生命负责。
3.2.5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电梯的控制系统、功能电路、电器元件等也必将发生变化,要想紧跟时代步伐,就要求维保工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社会在用电梯品牌众多,学生在学校所学梯型不可能全部涉猎,只能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梯型进行学习,对于其他梯型就要求学生毕业后根据学校所学知识、网络资源、电梯电气原理图等进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特别是原理相对简单的检修电路、照明电路、应急电路等,让学生自主获取学习资源,互相交流,从而掌握电路工作原理。
3.3融合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在电梯电气故障维修中主要体现在注重细节、耐心执着、精益求精等方面。在更换紧固导线时,安装完成后要用力拉扯导线,确保导线安装牢固可靠。在利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不要测错测量点,侧错可能导致无法正确维修电路,甚至导致万用表、元器件损坏。通过细小的操作要求,培养学生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电路维修不是一蹴而就,可能要花费几小时甚至几天进行研究和测量,在维修期间教师有意设置一些相对较难测量的故障,培养学生不排除故障不罢休的耐心和执着。在维修平层电路中,设置故障电梯平层感应器损坏或移位导致电梯无法精准平层,学生调整达到平层精度国标要求(1.额定速度小于等于0.63m/s的交流双速电梯,应在正负15mm的范围内;2.额定速度大于或等于0.63m/s且小于等于1.0m/s的交流双速电梯,应在正负30mm的范围内),完成后要求学生继续反复调整让精度尽可能达到零误差,通过反复调整逐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结束语
本课程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着力挖掘课程潜在的思政元素,并把它与专业技能进行了有效融合,但依然不够完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一是,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把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其中,这样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才有依据和参考。二是,提升任课教师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任课教师应主动了解国内外时事和电梯行业发展新动态,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三是,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通过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巧妙融合思政元素。四是,完善学生学业考核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兼顾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