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2016 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当前,信息化教学所需的物质条件已得到很大改善,尤其是在信息化设备与手段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一、信息化教学效果的三种状态
信息化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利用它提升教学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践教学中,要如何保证教学效果,则是每一位任课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实施信息化教学,发现存在以下三种效果表现:
1.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学效果提升显著。教师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利用精心打造的视频、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置有针对性的测试和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积极,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并主动与教师交流互动,教师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2.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学效果并无明显提升。一种情况是:教师利用了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也想了很多办法去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但实际应用效果不佳,可能会短暂性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难以持久,尤其是课前学习任务,大部分学生难以按时完成,导致最终结果是课堂上教师还是需要把知识全部讲解一遍,一个学期下来,经测试与学生反馈,发现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差不大。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自己对信息化教学理解不透,在实际教学中还是沿用的传统教学思路,只是利用了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导致效果不佳。
3.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教学效果有所下降。这种情况很少,但存在,据了解主要是纯理论课,在实施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后,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学的很不扎实,一些基本的概念都是似懂非懂,测试题会做,但要学生进行解释,则说不清楚,更不用说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了。
二、导致不同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信息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存在教学效果的差异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教师自身原因分析。首先,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程度不同。有些教师观念转变快,能快速跟进,具有钻研精神;有些教师思想上接受了,但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度较慢,不能快速的掌握信息化教学的实质,从而真正的实施信息化教学;少部分教师则信息化教学意识淡薄,拒绝接受教学方式的转变,应用信息化手段只是为了应付学校检查。
其次,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同。优秀的教师能够付出十分精力,主动积极的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尝试;一般的教师可能只付出了六七分精力,在尝试了遇到困难的时候,缺乏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最后,教师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差异。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当前,大部分高职教师在教学软件的应用和开发,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信息环境下教学内容建构和教学组织管理的能力上还比较欠缺。
2. 学生原因分析。从学生来源看看,高职的学生大部分是高考没有考上的,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自制力相对要弱;从学习习惯来看,目前的高职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大部分还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他们习惯了被动式的学习,等着老师来讲解,不习惯主动式学习;从学习时间来看,目前的教学体系并没有因为信息化进行变革,学生每周的课时量较大,如果所有课程都采用信息化教学,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课前及课后学习任务。
3. 信息化教学机制不健全。信息化教学机制指的是保障信息化教学建设和开展的长效机制,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当前的高职院校都重视信息化建设,领导机制、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但培训机制和激励机制还有所缺失。缺少有效的培训机制,教师要么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参加信息化培训,要么去参加了培训,但效果难以保障;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教师的积极性难以调动,因为信息化教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搜集、整理各类信息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同时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尤其多数教师还会承担科研、学生管理等其他工作任务,如果激励机制和措施不到位,教师难以坚持。
三、提升信息化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1. 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关键,要对教师进行多层次的信息化培训,不仅培训教师对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的应用能力,更要培训教师的信息化意识,以及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资源的开发能力。
2. 根据课程体系,逐步实现全面信息化教学。在当前的课程体系要求下,每门课的课时数是有要求的,一般每周学生都有20-24 左右的课时,采用信息化教学则势必会增加学生课前课后的学习任务,因此,在课程体系不变的前提下,建议同一个班级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选取一两门课程进行完全的信息化教学,而其他课程可以实施部分信息化教学,如在某一个项目、任务或环节选用合适的信息化手段,而不是一概而论。
3. 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长效保障机制。只有建立健全信息化教学的领导、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才能保障教师的培训到位,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保障激励到位,提升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长效保障机制的建设,能够为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和实施提供全方位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