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课堂在电工电子技术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
1 引言
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对当代教育产生重大冲击。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逐渐呈现出信息化趋势。《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方式已是大势所趋。在云技术与大数据支撑下,各种辅助教学的软件和平台应运而生,如何根据课程与授课对象特点,将这些辅助手段合理运用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发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常态化的重要课题。混合教学模式的线上线下教学已成为信息化教学下一种重要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工具是促使这种方法常态化的重要技术支持。
2 雨课堂的特点
2016年6月16日,MOOC平台学堂在线宣布面向社会推出免费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这一款由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开发的交互式智慧教学工具,旨在解决混合教学模式中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缺少互动工具与管理平台的问题,给教学者与学习者全新的“互联网+教学”体验。与其他的智慧课堂教学工具相比,它的使用更加便捷,互动性更强。雨课堂作为一个与PPT兼容的小插件,是一种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手段,授课者和学习者只需一部手机和一个装有PPT的电脑,就可以实现移动教学。
在课堂实践中,利用雨课堂平台进行课堂管理,二维码签到新潮、节省时间、防逃课、方便管理学生;课中授课PPT同步推送弹幕、投稿,每页PPT“不懂”点击回复,让课堂从“一个人的舞台”变成“所有人的舞台”,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课上测试,随时讲、随时测,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红包活跃课堂气氛,消除课堂疲倦;课后,手机端查看课后小结授课记录、课后小结,让教师掌握每堂课学生的学习情况,数据分析让教师精确了解课堂效果,更好地为下次课服务。
3 高职非电专业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非电专业工科类均有开设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与电类专业分三学期分别单独学习电工、模电、数电三部分相比,非电专业普遍为48课时、56课时和64课时,而这些课时又包含实践部分课时,因此就造成课时分配紧张,教师教学进度快,学生学习跟不上的问题。往往教学结束后,教师不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没有掌握什么知识,最终失去学习兴趣。
受时代环境的影响和升学层次的限制,高职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缺少学习主动性,自主学习中的自我管理能力差。
由于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他们被称为APP一代,但在课堂上又被称为低头族,手机的强大功能使他们沉迷于手游、小说等各种娱乐活动中,极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为解决学生现实特点与传统教学方式的摩擦,在教学中用采取疏通而不是堵的方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手机和互联网,让其为教学有效服务,也是新时代形势下教师需要提升的一个教学技能。雨课堂作为一个连接师生的终端,实现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有机连接,全面提升课堂教学体验,让师生互动更多,教学更为便捷。
4 基于雨课堂的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型的搭建与实施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构建
混合式教学以多种学习理论为基础,将传统学习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将师生之间的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有机结合。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学生角色与课堂功能发生改变。教师不再是中心与主动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成长与发展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不再是配角与被动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角,是主动学习者。课堂从传统的授课场所变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场所。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需求、成长和发展为目的的原则,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实施与教学管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模块,以雨课堂为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式教学。
1)课前学生自学与教师导学——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教师线下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学习需求进行学情分析,确定学习任务、学习重难点,制作学习任务工作单,用雨课堂推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成任务所需知识;遵循简小、精湛的原则,根据知识点制作学习资源(PPT、微视频、课前预习测试),并将学习资源通过雨课堂发布到管理班级。
教师线上活动:根据雨课堂统计的学生是否完成PPT资料阅读情况,督促学生进行课前知识准备,根据学生在PPT学习时所点击的“不懂”情况、课前预习测试情况、留言、线上交流等收集问题,制定课中讨论问题点,准备相关知识资料,掌握学生的详细学习情况。
学生线上活动: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通过雨课堂查看收到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的,观看雨课堂推送的学习资料,若有疑问则点击“不懂”或留言反馈学习情况;完成知识自学后进行雨课堂线上课前预习测试;利用聊天工具与教师进行知识探讨,加深理解。
学生线下活动:根据任务工作单制作任务实施计划和学习计划,组建团队,通过网络、图书馆收集学习资料,自主学习,与小组成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交流探讨,在学习的同时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交流能力。
2)课中讨论与实践——排疑解难,知识内化。
教师活动:发布课堂二维码管理学生课中线上活动,PPT实时推送,根据课前收集的学习问题,组织学生以讲解或汇报、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实施任务,完成工作任务,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为活跃学习气氛和加强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利用雨课堂的发送红包奖励学生,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启雨课堂弹幕促进学生的课堂讨论参与度。
学生活动:学生扫码课堂二维码进入线上课堂,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下参与课前学习重难点知识讨论,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堂讨论、学习知识检测与理解提升,通过弹幕实时表达自己的学习情况,根据课前制订的任务实施计划完成课中任务,展示任务成果,进行组内打分和小组间打分评价。
3)课后拓展——任务延伸,知识巩固。
教师活动:根据小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差异,布置难易不同的拓展学习任务,发布相应学习资料,在巩固课程主要知识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需求进行知识延伸拓展,提高学生的专业岗位素质能力,并在线指导学生完成拓展任务;雨课堂发布课后线上测试题,接收学生的任务总结资料包和成果,进行线上成果点评,整理该任务阶段学生学习、实施数据,完成任务结果总评。
学生活动:接收拓展任务,根据教师发布的相关学习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资料收集;小组相互讨论,与教师交流解决疑难点;业余时间完成拓展任务,撰写任务总结报告,上传任务实施情况资料和成果;进行课后线上测试,完成项目任务;做好准备,进入下一任务学习实施环节。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总结评价
优质高效的教学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更好地教学,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因此在评价中要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雨课堂的数据统计可以让教师在后台看到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情况,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学生的任务接受、是否进行自学、学习完成情况,答题情况、答题率和得分都有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让教师实现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雨课堂的数据统计和信息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
5 结语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采取面对面教学和线上数字化教学,对课堂实施翻转,解决教学环节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差、教学实施学时不够、学生无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互动少的问题。作为新兴的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对设备要求低,使用简单,很方便地满足普通学校对信息化技术下开展远程教学和网络学习的要求。经过教学实践,使用雨课堂后,学生的主动性、课堂教学的活跃性以及学后效果都比传统教学有显著增强。
混合式教学在颠覆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对教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深入思考每一个知识点和教学环节,花费更多的时间制作教学资源,与传统教学相比会辛苦很多。但这种辛苦正是一个合格教育工作者应该尽的本职责任,其结果是学生的收获更丰富,教育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