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维修工“断代”现象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21 世纪初,我国汽车技术将传统的化油器式汽车发动机改为电子控制、多点喷射式发动机。全新概念的技术使当时的汽车维修人员措手不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电器维修工出现“断代”状态。同时,我国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大多数无法直接上岗工作,必须由用人单位进行再培训才能从事比较初级的工作[1]。直到如今“断代”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实质上的解决,这是职业教育的尴尬。
一、汽车电器维修工“断代”现象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中国汽车在2000—2010 年十年间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同时国外先进的汽车设计制造技术也进入国内。但此前40年中国汽车技术一直沿习着苏联的汽车设计制造体系。汽车修理工主要对老解放、东风汽车及北京吉普进行维修,没有电控汽车的维修经验,部分人对电控汽车连基本的故障判断都做不到,更谈不上维修。
(二)文化基础原因
现代汽车电器加入了各种电子零部件,汽车电器的结构原理有了很大变化,增加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且多数都是微电压、微电流工作的零部件[2]。汽修人员必须学习新知识,如《汽车电控系统结构原理与维修》《汽车电子电工基础》这两门课程,但这对于传统汽修人员是非常困难的。而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则需要具有更加扎实的文化基础。笔者曾执教《汽车电子电工基础》课程,大专班的学生只要认真听课,基本上都能理解所教知识,而中专班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听懂。
(三)教育滞后原因
职业技术院校的教材,分为专业教科书和实习用的实物教具两个部分,教科书的编写印刷到发放,比技术发展要晚5—7 年。汽车维修实习所用的实物材料多数是将报废车翻新后再利用,而我国汽车报废期为10—12 年,所以实习用的车辆车龄往往远大于10 年。教材和实物教具都落后于时代,造成职业教育落后于汽车技术发展速度。
二、教师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教师教态问题
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有几种教学状态是值得商榷的。
1“. 放电影”式授课方式。部分教师完全摒弃了板书,使用电子教案,利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整个课程如同电影加旁白。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留曲线表明,记忆是有时效性的,对某一事物如果不复习,一周后只剩13%的记忆率。看电影的教学模式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学生能够记住的东西不多,因为没有课堂笔记,也不会复习,知识不能内化。事实上,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国外的一些长青藤院校都要求教授必须有手写教案、写板书,学生要做课堂笔记。
2“. 开飞机”式授课方式。部分教师在上课时任意跳过章节,想到哪里讲哪里,或在一个课时内讲几个章节,这种授课方式俗称“开飞机”。
例如《汽车电器构造原理与维修》课程的学习,首先要弄清楚结构原理,才能学习故障判断及维修。如果连传感器是什么样子、数量多少、安装位置、有什么功能,以及技术参数都没搞清楚,汽车电器故障判断就没法做,更不能进行维修。
(二)教师教学能力问题
专业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例如,《汽车电器设备》这门课,因抽象概念比较多,抽象性强,对于教师表达能力的要求就更高,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
专业课教师语言表达要有系统性、专业性、逻辑性,要围绕某一中心思想进行发散思维,讲清前因后果。然而,由于许多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对于职院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充分认识,或是自身未重视教学能力的训练,导致讲课枯燥,学生难以理解。
(三)教师上实习课的操作能力问题
传统技术工人的实践培养,讲究以师带徒,是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现在教师上实践课会面对几十个学生,如何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上课时的组织、指挥、协调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实习课就会是一盘散沙。同时,当前的实践形式对教师个人的实操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带教老师要熟悉车间安全操作规程,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对各种准备拆装的设备的拆装工艺流程了然于胸,有熟练的拆装技术,一边拆装,一边进行现场分析、解说。最后,教师还要应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理论分析方法和模拟操作加以证实。也就是要求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都成为教师加技师的“双师型”人才,但目前多数职业院校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四)解决教师问题的建议
1.针对教师教态的建议。首先,教师必须按照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归纳、有总结,将重要内容作板书,以便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下课后便于复习。其次,专业课教材在编著时是有系统性、有次序性、有知识关联性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按授课计划、按教材章节,循序渐进地进行授课。教学督导人员应定期抽检教师备课情况和学生笔记作业情况。
2.针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建议。教师要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要能够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进行相互转换,客观上要使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引导下,在头脑中形成动态图案。例如,欧姆定律是表述电流、电压、电阻三者关系的,如果只是讲电子在电压作用下在导体内流动的结果,然后给出一个欧姆定律公式,学生是不好理解的。如果换一种方式,用流体力学的公式去置换概念,就会更容易明白。水流现象早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一个动态图形,教师的解说只是去印证这个图形。也就是说,在教学中遇到过于抽象的概念,一定要从生活中去寻找形象化的场景来进行解释。
3.针对教师实践操作的建议。职业技术教育有专业性,也具备专业同向性,汽车系的专业教师只要掌握好本专业的某一项操作技能,如汽车修理、汽车电工、汽车板金或汽车检测,就具备了话语权,就能够具备高级工水准,就能带领学生对车辆进行检测、拆装、维护,并解决一些常见故障或部分疑难故障。
因此,学校一方面要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则是要推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一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到工厂企业进修;二是多与工人交朋友,进行经验交流;三是积极参与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还有,激励制度要与职称、晋升挂钩。
三、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部分职校学生厌学情况严重
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农民或农民工子女。职业技术学院的培养目标是蓝领工人。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许多农村儿童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隔代长辈的管理下出现了教育缺失,部分孩子受社会、家庭和身边环境的影响,从小学开始就已厌学。这种情况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政策层面对于职校学生的“一刀切”
国家给予技校生每年1 500 元的补助,这是一项惠民政策,也是鼓励技校生安心学习的实际措施。只要是在册在读的技校生,不管是民办学校还是公办学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补助。这种普惠政策究竟能不能起到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据笔者观察,此举几乎没有任何促进作用,相反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学生,由于有了剩余资金,他们更加沉迷娱乐。
(三)解决学生问题的建议
1.加强校纪校规教育
加强校纪校规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师生的规范化管理,特别是班级管理。学校是读书的地方,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如果学生连基本的组织纪律都不能遵守又何谈素质教育。因此,笔者建议在职校中推行准军事化教育,这种教育并非要严苛要求学生,更多的是以军人的作风、激励机制和荣誉感去带动学生。准军事化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教育。要培养出一支能吃苦、技术过硬的技工队伍,使他们成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2.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这些发达国家在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块,从招生制度到教育教学模式,再到人才培养的效果,都走在世界前列。例如,美国企业需要的是“知识型技工”,即接受过多方面教育培训,且掌握多种技能的技术人才。要求员工具备读、写、算(3Rs)这样的基本技能,更需要(4RCs)判断思维、交流、合作及创新能力[3]。发达国家职业技术的受教育者学习起点高、学习能力强。而我国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人多数学习起点低,要使他们全部达成教学目标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在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应该是可行的,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做法就是分班实行淘汰制和普及制。
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入学后,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为综合班,从第二学期起,以期未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分班,将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学生分为甲、乙、丙三个班。原则上进入甲班的学生所有成绩必须在75 分以上,进入乙班的学生所有成绩必须在60 分以上,其余的学生进入丙班。对三种班予以不同的教育资源分配。当然,并不是“一考定终身”,分班后不同的班级学习成绩好的可以在下一学期晋升班级,反过来成绩不佳者应当降班级。
甲级班的优惠条件:配备本校最好的师资授课;在毕业前的5 个寒暑假期中,可享受各种不同的技术技能强化培训,使其成为技术上的多面手。强化培训周期短,只做科目安全和必需的理论知识讲解或操作规范工艺流程讲解。其余时间全部用于实际操作,以达成快速成长的目标。
分班制的毕业生毕业时领取的毕业证书各不相同,并说明不同班级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学识水平,以供社会挑选。
四、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关系的反思
(一)实践教学必须以理论教学为基础
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所用书本的基本内容都是实用技术知识。例如《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修理》《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这类教科书。
如果将这些实用技术类教科书笼统地认为是理论学习范畴而不加以重视,则不可能学好专业课。例如《汽车构造原理与维修》是汽车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没有学好,其他相关专业的课就根本没有办法学。举例说明,讲《汽车故障诊断技术》这门课时,教师讲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上面有两根信号线,如果接错发动机就不能起动。如果学生对汽车电器设备构造不熟悉,连凸轮轴位置传感器外形什么样、装在那里、有什么功用都不知道,这个课就没法讲了。这个事例说明的是,对于基础课不但理论上要明白,实践中也要明白;理论课没学好,则实际操作就更差劲。
(二)实践教学应该走模拟教学的道路,以印证理论教学按照现行教学大纲的要求,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教学中,理论课与实践操作课的课时分配各为50%。这一方案已被各国的教学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但问题是职业技术院校的经济实力是否真的能够承担50%的实践操作课程所需费用。职业技术院校对实训耗资、场地、师资要求都是巨大的,很多地方院校承受不起。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的建议是,汽车维修实训应尽可能在不损失人财物的情况下进行故障模拟实训,汽车电器故障大部分都可以实现实车故障模拟。例如,将某型号汽车作为实习车辆时,选购该型车的全部的或损坏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可以从车辆报废场拆取),然后根据所要模拟的故障制作损坏元件。在教学中进行元件互换就能还原故障状态。此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生以模拟实训印证课本理论。
另外,对于造成较大损失的汽车故障,在学校学习期间是不能进行模拟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厂校结合,将学生介绍给一些小型维修店进行短时实习,或到4S 店维修车间进行实习。汽车维修的实践操作课,要从单纯地拆了装、装了拆的循环走出来,走向更生动更丰富的汽车故障案例解释、汽车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