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1-60766769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电梯维保现状分析及管理改进思路


2016 年全国共发生了48 起电梯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1 人,在各类电梯安全事故当中,90% 是由于维保不善、管理不善造成的,电梯安全一直有“三成靠制造,七成靠安装维保”的说法。例如,2015 年某市一起电梯夹人事件,一名人员头部被电梯卡在17 楼和16 楼之间当场死亡,事故原因是维保人员对电梯制动器的调整不到位,出事故的电梯制动器铁芯间隙为5mm,远大于正常的0.6mm,间隙偏大,制动力不足,造成安全事故。
1 电梯维保现状和问题
1.1 电梯维保市场低价恶性竞争严重
电梯维保模式可分为清包、半包和全包,其中清包是维保单位只提供劳务、不提供任何电梯零部件,半包是既提供劳务又免费提供部分电梯零部件,通常免费提供100 元以下的电梯零部件。全包是既提供劳务,又免费提供大多数电梯零部件(电梯:曳引机、控制柜、主板、曳引机钢丝绳、轿厢装饰板除外;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扶手带、电机、控制柜主板除外)。在清包和半包模式下,每台电梯维保价格为3000 ~ 4000 元/a,全包的价格通常是5000 ~ 6000元/a。一些维保单位为了抢夺业务,层层压价,通过低价恶性竞争来取得电梯维保业务。近几年来,电梯维保价格一直往下走。低廉价格的背后往往是维保出工不出力、偷工减料的结果。一些使用单位以电梯维保价格作为选择维保单位的第一标准,特别是一些小区物业公司,通常以低价中标的方式选择维保单位。
与此同时,维保单位被迫压低价格以低价竞争为手段,造成电梯维保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2 电梯维保不规范
一是电梯半月保间隔超期。按照《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TSG T5001—2009)要求,电梯维保单位至少每15 天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另外还需要进行电梯的季度保养、半年保养和年度保养[1]。但是部分维保单位由于所维保的电梯比较散乱、不集中,都是一、两台零散分布在各个乡镇上的小企业、小超市;再加上维保工作量大,通常来说,电梯维保需要2 个维修工一起负责,月维护不应该超过30 台/ 人,但是现实中不少维保企业个人月维保量超过了80 台/ 人,从而导致半月保不能及时进行。二是现场作业人员资质不足。表1 中,电梯现场维保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电梯机械维修资质(T1)和电梯电气维修资质(T2)(一人同时考取T1 和T2两个项目的资质或者一个人是T1、另一个人T2)。
但是不少维保单位的现场维保人员作业人员证均为T1项目或者T2 项目。三是电梯维修不及时。特别是在全包模式下,部分维保单位自己不愿意掏钱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例如电梯防夹人装置(光幕)损坏舍不得掏钱更换,导靴油杯舍不得加油。四是维保走形式现象普遍。以笔者所在辖区的某超市为例,负责该超市的维保单位将自动扶梯维保情况填写在曳引式乘客电梯维保单上。自动扶梯和曳引式电梯的维保项目完全不一样的,可见维保人员态度极端不负责。这只是冰山一角,电梯维保市场“纸上维保”、“不出事不到场”的情况不在少数。

表1 电梯作业人员证作业项目及对应代号
1.3 挂证靠证、分包现象时有存在
按照规定,维保单位的电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必须经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批,通常有A、B、C 三个级别,其各执业范围见表2。一些维保企业取得了电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后,便到处揽活承接项目,有些将自身电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资质进行出租,来收取部分挂靠费,例如某些C 级资质的维保单位为了能够维保速度大于等于1.75m/s 或者载重量大于等于3t 的乘客电梯、载货电梯以及起升高度大于6m 的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便会租用A 级和B 级企业的维保资质,一般来说维保合同是由C级维保单位和使用单位签订,维保作业人员工资也是由C 级维保单位发的,但是这些维保人员作业人员证聘用记录上盖A级或者B 级维保资质企业公章。有的电梯维保单位中标后,将取得维保业务,又以更低的价格分包给附近维保点或者“维保游击队”,电梯维保业务层层转包,利润层层剥夺,维保质量难以保障。

表2 电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级别及其执业范围
1.4 专业维保人员数量缺口大
我国电梯数量以每年20% 的速度增长,而专业的电梯维保人员增长速度仅为2%, 维保行业持证上岗的技术人员紧缺,上海维保人员缺口大概1.5 万人,全国缺口在50 万人。一是技能培训力度不够。据了解,全国目前仅有2 所高校设立电梯学院,16 所高校设立电梯专业,每年电梯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不足万人。在现实中,针对电梯维保人员的从业培训费用大概3000元( 以中国电梯安装之乡的一家培训企业——溧阳宏达电梯培训有限公司为例),但是很少有企业愿意掏钱为自己的员工进行培训,这主要是很多企业害怕工人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之后跳槽到其他企业,培训费打水漂。二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电梯维保属于高危行业,风险大,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很多中青年人员不想干,不愿干。三是待遇偏低。电梯维保工作与其薪酬待遇不成比例,根据2016 年中国电梯招聘网(www.diantijob.com)随机抽取100 份求职简历,见表3,可以看出电梯维保人员的月平均收入是4429 元,与我国国民平均月收入大体相当。而美国电梯维保人员年平均收入为7.65 万美元,比美国国民年平均收入4.723万美元高62%。

表3 2016 年各地电梯作业收入情况
1.5 电梯维保模式相对固化
电梯维保单位至少每15 天对电梯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模式,对于规范电梯维保行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固定时间、固定项目的维护保养模式不够科学,对于电梯维保力量的分配不够合理。例如,对于老旧电梯,现行的每15 天保养模式可能无法保障电梯安全,但有些使用条件较好的、使用年限短、频率低的电梯,适当减少维保频率也可以保障电梯的安全。这种固定周期、固定项目,对于正规的维保企业产生了较大的负担,维保力量不能得到合理分配,反而让一些维保走形式、出工不出力的不规范企业得到“好处”。
1.6 原厂维保率低
2016 年全国电梯出厂数量大概在50 ~ 55 万台,生产电梯的厂家600 多家,其中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奥的斯、三菱、通力、日立、蒂森这五大外资企业,总出货量达30 万台,占市场总量60%。前五家大企业原厂维保率平均为20%,其他企业原厂维保率更低,通常只有10%。原厂维保通常只有一年,由电梯厂家免费提供,第二年开始收费,而且费用比第三方电梯维保企业收费高,全包条件下,制造商维保价格约为12000 ~ 18000 元/ 年,而第三方维保价格通常低于14400 元/ 年。一般来说,电梯制造企业的维保行为较为规范,对自身产品性能了解更充分,隐患排查能力更强。但是,大部分使用单位第二年便开始寻找价格更加“优惠”的第三方电梯维保企业来进行电梯维保。
2 建议和对策
2.1 加强协调监督管理
一是使用单位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电梯的日常检查,及时签订电梯维保合同,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避免出现维保单位出工不出力,维保走形式的现象。
二是监管机构要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电梯监察人员在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过程中,要认真核对电梯维保记录,查看电梯维保记录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是否超期维保;还可以查看监控视频,检查维保人员是否确实来现场维保,维保工作时间多久;维保人员是否资质齐全(见表1),是否有T1 和T2 两个证(单个人两证或者两人分别有T1 和T2),维保单位资质是否齐全,是否超范围执业(见表2)。三是建立由电梯维保单位有效参与的电梯维保质量抽查新模式。可由特种设备监察人员、电梯检验人员和维保单位技术人员组成检查专家库,联合对电梯维保质量进行抽查。按照双随机抽查模式,对群众投诉高、一次检验合格率较低、使用频率高、年限长的电梯维保单位进行重点抽查。
2.2 建立电梯维保服务评价体系
特种设备监管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电梯维保单位行政处罚及各类监管结果信息,例如96333 困人信息统计、电梯维保红黑榜、电梯维保星级评定,可以引导市场更好地选择电梯维保单位,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促进电梯维保行业“优胜劣汰”。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普及电梯物联网技术,实现电梯智慧监管,通过系统数据采集,建立维保单位数据评估模型为依托,通过二次维修率、维修用时统计、急修到场速度统计、接警率统计、过期未保电梯、维保满意度、电梯工程统计、配件故障分析、故障分类统计等统计,并结合市民投诉、媒体报道、检验报告和事故通报等数据,来显示电梯维保质量分布云图,自动给维保单位进行升级、降级处理甚至是退出处理。
2.3 建立电梯维保指导价格
监管部门和物价部门可通过对电梯层数、电梯运行速度、使用年限、载重量、使用环境电梯集中度并结合当地人力成本、生活水平合理制定电梯维保指导价格,主要零部件更换指导价格,来杜绝部分维保企业恶意低价竞争,维护电梯维保市场良好秩序,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
2.4 推广电梯“保险+ 服务”模式
一方面可以解决电梯事故经费赔偿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让保险机构第三方力量参与电梯维保质量监督,推进电梯社会共治。例如杭州下城区试点电梯维保保险试点,保险机构使用最新的物联网技术和“电梯卫士”软件来监控电梯维保质量;聘用维保经理等专业技术人员来对电梯维保人员进行技术把关。由于投保电梯设备安全与保险公司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保险公司必然会关注电梯安全状况、加强对维保单位的监督。保险公司在电梯维保监督流程和服务环节的数据和信息,可与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实现实时联动和更新,为监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撑。
2.5 推广物联网检查维护和现场保养相结合的按需维保模式
充分利用电梯物联网技术和远程监测技术,采用红外线感应、位移检测、速度检测、平层感应、振动检测、控制柜检测等方式,来监测电梯的检修状态、运行速度、电梯楼层位置、运行故障、环境状况、电梯困人等信息,采集电梯从安装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关键技术指标、运行参数和相关环境参数。同时,可根据电梯实际使用环境、使用频率、使用年限等状况,进行相应的安全风险评估来制定科学的维保方案,并将维保方案、标准及质量做出公开承诺和公示。例如针对老旧电梯和使用频率高、环境恶劣以及人员密集的电梯,要增加维保频率和项目。在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前提下,电梯维保单位可在15 天以内进行线上检查维护,根据维保方案和线上检查情况来确定现场维保养时间和项目。2017 年5 月4 日,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发布的《质检总局关于同意江苏、浙江省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改革创新试点批复》(国质检特函〔2017〕187 号),也是为了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新技术在电梯维保方面的应用,为真正优秀的电梯维保企业保驾护航。
3 结束语
本文叙述了当前电梯维保市场现状,存在着原厂维保率低、电梯维保市场恶性竞争严重、专业维保人员数量缺口大、维保出工不出力现象普遍、挂证靠证、分包现象严重、电梯维保模式相对固化,并就推动电梯维保质量提升提出了合理建议,即加强电梯维保市场监督管理、建立电梯维保指导价格、推广电梯“保险+ 服务”模式、推广物联网检查维护和现场保养相结合的按需维保模式。

上海育仰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工业园
销售中心:上海市嘉定区鹤旋路26弄22号
电话:021-60766769 传真:021-60766769 公司邮箱:yuykjsb@126.com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1298号 教学设备|机械教学模型|楼宇实训台|维修电工实验台:上海育仰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23097号-1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