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创新大赛对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启示
1 工匠精神的内涵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提到“工匠精神”人们会自然联想到畅销世界的德国品牌和传为经典的日本产品,以及它们背后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殊不知,自古以来,“工匠精神”就是“中国气质”之一[1]。在几千年前,中国就有了专业的工匠,就有了中国特有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对于工匠,传统的理解就是手艺人,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技能或技艺达到一定高度的人。例如木匠、铁匠、泥瓦匠等,其中以鲁班、毕升、李冰等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工匠,以其精湛的技艺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中华文明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们的身上都闪耀着“工匠精神”的光芒。
对于“工匠精神”的内涵,学术界的专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李宏伟等认为可概括为以下五种精神特质,即是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和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2]。肖群忠等认为在中国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将“巧”,即理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造精神,作为工匠所应当具备的职业基本要求与美德;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注重严谨细致的态度,力求做到技艺与制作品的精益求精;从而达到一种“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状态[3]。王丽媛认为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具体而言,它是从业人员不断地雕琢产品、改善工艺、享受产品升华的过程[4]。
总的归纳起来,“工匠精神”主要涉及制造行业,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踏实专注;持之以恒;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淡泊名利;追求创新;德艺双馨。
本人认为“工匠精神”内涵丰富,不仅与制造业相关,应该涵盖各个行业。简单的说它是一个人在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某个行业中,专注本职工作的一种态度,不断追求创新的一种精神,并能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的一种情感。
2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实践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
本人有幸指导学生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分区的比赛,获得省二等奖。
除了荣誉,在半年多的大赛的准备和实践过程中,学生们还有更大的收获。
2.1 认识到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踏实
第六届的主题为“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学生们可根据对日常课堂教学情况的观察,或根据对未来若干年以后课堂教学环境和状态的设想,设计并制作出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更具吸引力的机械装置。
学生们在知道大赛的主题之后,都感觉这届的主题不难,自信满满的提出了自己的“奇思妙想”。但当我们指导老师问他们通过什么机构,如何实现他们的“奇思妙想”时,却一个个的拿不出具体的实施方案来;同时还发现有的学生对基本的机械专业知识都没有掌握好,只是一知半解。
事后学生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连基本的机械设计知识都没有掌握好,还谈什么创新?要想万丈高楼平地起,就得有坚实的地基。想法再好,但是不能实施,那就是空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要踏实,踏实的态度,踏实的行动。
之后学生们一边踏踏实实的学习专业知识,一边认认真真的画图计算,择优确定我们的作品是制作多功能铰链四杆机构示教板。传统的教具都是一个机构一个独立的教具,而我们的这一块示教板,可将铰链四杆机构的3种基本类型和其4种演化机构都演示出来。
2.2 体验到精益求精的创新过程
什么叫精益求精?只知道字面的意思还不够,亲身体验一下,才能理解深刻。
当我们的作品有了雏形,学生们一起讨论,该如何改进一下才能更好呢?学生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分头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查手册,再一起讨论可行的实施方案,自己动手把我们的作品一点点“雕琢”的“光彩夺目”:我们的作品由原来的金属材质改进为塑料材质,目的是为了减轻重量,但我们从网上购买的塑料或许因为材质没有选好,所以减重效果不明显。于是我们和学生们跑到市内的装饰建材市场去,亲自用手试,结果我们找到了让大家都满意的有机玻璃为材质,它重量轻、机械强度高,而且高度透明性,看起来也非常的漂亮,这让我们的作品携带更轻便而且更美观。
在精益求精的创新过程中,不免会走弯路,做无用功,回到原点,但学生们马上又打起精神,继续前进,渐渐的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的创新过程中,完全忘记了比赛,只是想把作品做的更好更巧,因为他们现在完全享受在这个过程中。
2.3 感受到专心做好一件事的快乐
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每个团队完成自己比赛作品的过程就是专心做好一件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遇到很多困难,但收获的是快乐。
学生团队中由一名学生专门负责作品的结构设计,我们的铰链四杆机构由长短不同的杆件组成,最初他根据课本的定义设计了好几根杆进行替换,我们老师觉得创新性不够,希望他能够减少杆的数量,一向腼腆,沉默寡言的他皱着眉头回去修改了。
后来为了设计精准,节约成本,他和团队其他成员先用硬纸壳做了个模型,反复实验调试长度。最终精简到用四根长短不同的杆件和一个滑块,完成铰链四杆机构的3种基本类型和其4种演化机构的演示,诀窍就是在杆上开孔,这样一根杆就可以变换多个长度了。在这种团队协作的氛围中,他的性格开朗许多,还经常和我聊天,他说如果比赛得不了奖也没关系,通过这个设计的过程,现在他把铰链四杆机构已经研究透彻,从中收获不少乐趣,而且和同学关系也走近很多,已经很开心了。
在比赛结束后,学生们都特别的兴奋,给我滔滔不绝的描述比赛现场激烈的气氛,说我们的作品在复赛时差一点就可以得一等奖了,还讨论着如何把我们的作品再改进一下。学生们热情满满,希望还可以参加下一届机械创新大赛。
大家回忆参加机械创新大赛这一路走来的辛苦、团结和快乐,最后拍照留恋,纪念在大学里做的这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通过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培养了学生专注踏实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并让学生从中获得了满足和快乐。这不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吗?可见高职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践行“工匠精神”的过程。
3 对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启示
中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就需要千千万万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为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
高职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就是一个践行“工匠精神”的过程。那么参加技能竞赛可以成为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
3.1 通过技能竞赛,能让高职学生较快的体验到“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丰富,主要表现在专注本职工作和不断追求创新。在高职学生中进行广泛的“工匠精神”宣传是必要的,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让高职学生真正的体验到“工匠精神”的内涵。那么如何实践呢?
相传鲁班因为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他摘下叶片发现叶子两边长着锋利的齿,而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鲁班就从这件事上得到了启发。
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这是偶然也是必然,正是鲁班从小长期从事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从这件偶然事件中,获得创造发明的灵感,并且有能力让灵感变成现实。树大者根必深,可见要成就一名真正的工匠,往往需要多年的锤炼。
参加技能竞赛的过程,就是一个工匠成长过程的“微缩版”。对于在校的高职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让他们体验到成为一名工匠的过程,体验到点滴岁月中的“工匠精神”的内涵。
3.2 通过技能竞赛,能让高职学生乐意成为工匠
谈“工匠精神”,首先要有工匠。如果工匠都没有了,何来“工匠精神”[5]?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即时利益,使人们对普通劳动技术缺乏尊重,一线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较低。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被认为是“高考失败者”的高职学生,他们进职业院校变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在学校期间对于本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是非常被动,满足于考试成绩及格就行。等到毕业时,大多数学生憧憬着“高大上”的工作环境,高昂的薪资待遇,并不愿从事基础的劳动工作,不愿成为一名平凡的工匠。可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受阻后会变得更加迷茫。
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湖北分区的比赛中,高职学生和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同样的起点,站在同一舞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评委、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其中特别优秀的参赛作品还申请了国家专利。
通过技能竞赛获得的成就感,让高职学生明白,一个优秀的工匠是受人尊重的,是社会认可的,同样也是有着“高大上”的工作环境,高昂的薪资待遇的;这让高职学生在以后的职业道路上乐意去成为工匠,并向着优秀工匠的方向努力。
3.3 通过技能竞赛,能让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
“工匠精神”是工匠身上的优秀品质,需要长时间的锤炼。因此,高职院校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工匠,但至少可以让高职学生具备一些“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
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指定的任务,而且是在众多评委面前现场完成,所以不能投机取巧,参赛学生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那么这个能力从哪里来呢?必然是平时踏踏实实的认真学习。所以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无形中就督促他们平时就要踏踏实实的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做事认真踏实的习惯。这不正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之一吗?
同时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想要获得名次和荣誉,那么他的参赛作品就必须有出彩的地方,与其他选手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那么怎么办呢?所以学生通过参加技能竞赛,就培养了学生在继承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性思维的能力。这不也是“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之一吗?
所以通过技能竞赛,能培养高职学生一些良好的习惯,具备“工匠精神”的一些基本素质,影响着高职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4 结束语
通过技能竞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让高职学生践行“工匠精神”,体验到“工匠精神”的内涵,能让高职学生具备“工匠精神”的基本素质,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乐意去成为工匠。但仅仅借助于市级、省级或国家级赛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从中受益的学生人数有限,学校可根据高职学生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习基础,在校内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技能竞赛,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其从内心真正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快乐与成就。
技能竞赛只是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路径之一,要让高职学生成为优秀的工匠,具有“工匠精神”的素质,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将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全民都参与的宏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