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准备
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特点,电压、电流波形)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三种工作状态
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的影响
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
高频功率放大与发射实验模块
双踪示波器
万用表
频率计
高频信号源
二、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丙类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的理解,掌握丙类功率放大器的调谐特性。
2.掌握输入激励电压,集电极电源电压及负载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调幅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内容
1.观察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工作状态的现象,并分析其特点;
2.测试丙类功放的调谐特性;
3.测试负载变化时三种状态(欠压、临界、过压)的余弦电流波形;
4.观察激励电压、集电极电压变化时余弦电流脉冲的变化过程;
5.观察功放基极调幅波形。
四、基本原理
1.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
放大器按照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分为甲类、乙类及丙类等不同类型。功率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则越高。丙类功率放大器的电流导通角θ<90°,效率可达80%,通常作为发射机末级功放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为了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它的负载必须是LC谐振回路。
由于丙类调谐功率放大器采用的是反向偏置,在静态时,管子处于截止状态。只有当激励信号

足够大,超过反偏压

及晶体管起始导通电压

之和时,管子才导通。这样,管子只有在一周期的一小部分时间内导通。所以集电极电流是周期性的余弦脉冲,波形如图10-1所示。
图10-3表示在三种不同负载电阻

时,做出的三条不同动态特性曲线QA1、QA2、AQ3A′3。其中QA1对应于欠压状态,QA2对应于临界状态,AQ3A’3对应于过压状态。QA1相对应的负载电阻

较小,

也较小,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余弦脉冲。随着

增加,动态负载线的斜率逐渐减小,

逐渐增大,放大器工作状态由欠压到临界,此时电流波形仍为余弦脉冲,只是幅值比欠压时略小。当

继续增大,

进一步增大,放大器进入过压状态,此时动态负载线A3Q与饱和线相交,此后电流

随

沿饱和线下降到A′3,电流波形顶端下凹,呈马鞍形。
(3)电源电压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
在

、

、

保持恒定时,集电极电源电压

变化对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影响如图10-4所示。